4 |
「COVID-19﹕通識教育科與資訊素養」學與教參考示例 |
- - 本教材旨在以COVID-19為例,加深學生對資訊素養的認識,包括辨識資訊的真偽,並加以實踐,以面對資訊發達所帶來的挑戰;
- - 藉著探討世界衞生組織、政府、居民對疫情的處理手法,幫助學生
1) 探究各方在維持良好的公共衞生上的角色和責任;
2) 了解公共衛生不僅與個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有關,也同時涉及公共資源的投放;
3) 明白社會上不同人士必須齊心協力,才能有效防控疾病的大規模傳播
|
- - 透過探討各持份者在維持良好公共衛生上的角色和責任,明白實踐資訊素養的重要,並以關愛、富責任感、和合作等的重要價值觀和態度,同心抗疫
|
- - 本教材旨在幫助學生學會搜集和歸納不同來源的資料,並從多角度分析,以作出有識見的決定;
- - 辨識資訊的真偽,並加以實踐,以面對資訊發達所帶來的各種挑戰
|
- - 政府對資源分配的優次決定,如何運用和調配資源,用以預防及控制疾病
- - 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從全球角度所作出的回應
|
 |
4 |
學與教素材: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與可持續發展 |
本教材示例旨在讓學生了解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,以及疫情對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帶來的挑戰 |
- - 重視可持續發展,關心及改善環境,珍惜地球上的生物和天然資源。
- - 對大自然的生命關愛及關注人類整體福祉。
- - 身體力行,為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作出有識見、合理和實際可行的決定
|
- - 探討議題時能應用相關知識/概念
- - 詮釋及處理資料
|
- - 認識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及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
- - 了解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
- - 了解社會各界如何有助推動可持續發展
|
 |
4 |
主題閱讀:「疫症知多少」 |
透過多元化的網上資料及視頻素材,學生可深化對以下主題的認識:
(一)常見的疫症
(二)個人防疫方法
(三)社區抗疫措施
(四)全球抗疫工作
(五)「沙士」的啟示 |
- - 提升公共衛生意識和「抗疫力」,例如: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、保持社區衞生環境的態度
- - 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以面對疫情,例如:堅毅、責任感、尊重
- - 培養正面價值觀以齊心抗疫,例如:關愛、同理心、合作、承擔精神
- - 培養國際視野、關注人類整體福祉
|
- - 運用資訊科技
- - 閱讀、詮釋及處理資料
- - 多角度分析議題
- - 明辨性思考
- - 辨析及解決問題
- - 應用相關知識/概念,例如:公共衛生、傳染病及流行病
|
- - 認識近年常見的疫症
- - 疫症對人類的影響
- - 個人防疫方法及保障社區衞生環境的措施
- - 全球疫情發展及抗疫工作
- - 國際組織如何回應疫症的威脅
|
 |
4 |
進展性評估題: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 |
就所提供的資料及運用已有知識,並以新型肺炎為例,分析在制訂措施以應對疫症爆發時,政府需要考慮的因素 |
- - 抱持正面的態度來面對疫情發展,例如:關愛、誠信、尊重他人、公民責任、合作、守望相助、團結一致、社會和諧
|
- - 閱讀、闡釋及歸納資料
- - 因素分析
- - 多角度思考
- - 應用相關知識/概念,例如:疫症爆發、傳染病、公共衛生意識、疾病防
|
深入認識以下相關概念/知識:「疫症爆發」、「傳染病」、「病毒傳播風險」、「疾病防控」、「公共衛生意識」、「醫療防疫系統」、「醫療科技」、「政府政策」、「立法規管」、「資源運用」和「公共衛生」 |
 |
4 |
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香港特區政府就疫情發展的應變工作 |
以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為例,讓學生了解政府就疫情發展而進行的抗疫工作 |
- - 欣賞醫護人員、政府、義工及其他市民應對疫情時所展現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;
- - 培養關心他人及尊重別人生命的同理心,樂於配合政府的抗疫措施
|
- - 閱讀文本資料和詮釋數據資料;
- - 從不同範疇歸納資料
|
- - 了解香港政府在應對「2019冠狀病毒病」的工作;
- - 了解香港政府如何運用和調配資源,用以預防及控制傳染病;
- - 了解個人、社會、國家和全球在公共衛生議題上的相互關聯
|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