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 | 简体

學生內地考察學習成果分享

以內地考察落實「立德樹人」教育目標
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副校長 傅潤偉

來源:星島日報
日期:2025-03-20

走訪不同地方作考察研習,證諸中外歷史,例子甚多。好像我國偉大史家司馬遷,曾經踏遍名山大川以搜集資料,最終撰成《史記》這部不朽巨著。至於西方,17世紀的英國貴族子弟,通常會以遊學旅行(Grand tour)方式遊歷各地,增廣見聞。由此可見,出外考察是獲取知識和提升能力的重要舉措。

回到當下香港,學生參與內地考察,無疑是促進學習成效的途徑之一。教育局和眾多學校,持續舉辦不同形式和主題的內地考察活動,讓學生從多角度親身了解國家於不同方面的發展,鞏固並深化課堂學習,同時提升國民身份認同。

寓學於遊 學思結合
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(公民科)的課程理念強調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香港、國家及當代世界的情況,並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正面價值觀、積極態度及國民身份認同。為此,公民科課程特別設置配合課程內容的內地考察環節,期望學生透過體驗式學習,認識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,以及國家的最新發展和成就,進而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。

公民科內地考察本質,在於結合體驗式教育和實踐式學習。學生通過參與和課程密切配合的考察行程,得以整合並反思已有知識,將考察期所得的感性認知(例如欣賞眼前風光如畫的山河美景),聯繫到公民科課程相關的理性認知(例如將優美風景聯繫至國家的環境保育政策),從而寓學於遊、學思結合,體現了將公民科的課堂教學內容,與眼前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氛圍合而為一的學習歷程。此舉有助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,發揮育人功能。

我國擁有豐富多彩的資源,足以為公民科的內地考察提供理想學習場景,無論是自然生態、古蹟名勝、民生面貌,以至高新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考察行程,都能擴濶學生視野,增長知識。

同心同德推優質國民教育

與此同時,亦可用於塑造學生的正確價值觀、提高道德修養、培養愛國情懷。因此,希望大家同心同德,將內地考察視為優質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,推動國民教育的高品質發展,以落實「立德樹人」的教育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