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內地考察學習成果分享
6500香港學子湧向韶關!研學熱潮背後的“多元中國”課
韶關市融媒體中心
來源:韶關市融媒體中心
日期:2025-08-21
2024-2025學年,韶關這顆粵北明珠在香港徹底火了!53所學校、6500多名香港師生組團前來研學,人數直接比上一學年翻了近三倍。
從最初的兩天線路到新增三天深度遊,從首輪19所學校到如今53所名校搶著報名,韶關在港圈妥妥實現了“小透明”到“頂流研學目的地”的逆襲。

在香港教育局公佈的2025-2026學年28條研學路線中,韶關兩條升級路線再次圈粉,連續三年穩居必打卡清單。
那麼問題來了:這顆粵北明珠到底掌握了什麼出圈密碼?
“硬核”之旅感受韶關魅力
公民科內地考察是香港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的是讓香港高中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親身瞭解國家、國情,對國家的最新發展和成就有更深入的認識,提升國民身份認同。
考察中,最讓師生們震撼的莫過於韶鋼全自動化生產線的實地探訪。這也是2024-2025學年香港高中學生公民科內地考察首發團(韶關)的第一站。

這群在香港的鋼筋森林中長大的00後,來到韶鋼才第一次親眼目睹了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”。香港天主教新民書院學生陳銘聰說:“在香港我們只看到鋼鐵蓋成的樓,今天終於見到它原本的樣子了,這種在香港難得一見的工業實景讓我們大開眼界,很壯觀。”
最令師生們驚歎的是,這個傳統印象中“高耗能、高污染”的行業,如今已經實現全流程自動化生產,從投料到出鋼幾乎看不到工人現場操作,通過智慧技術就能即時監控整個廠區運行狀態。

香港師生還登臨丹霞山聆聽科普講座,實地考察地貌路線,深入理解地質演化、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刻聯繫。參訪府學宮、百年東街、風采樓等歷史地標,親身體悟韶州文化的深厚底蘊;走進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,在VR體驗中“穿越”到烽火時代,與英雄人物跨時空對話,把長征精神的基因悄然植入年輕血脈。

從香港坐高鐵兩個多小時就能解鎖這麼硬核的體驗,連香港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許承恩都忍不住安利:“高鐵2小時直達的寶藏目的地,既能打卡世界級丹霞地貌,又能見證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,來韶關研學‘抵到爆’!”

從智慧製造的硬核實力到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,韶關用多元體驗征服了香港學子,連香港聖保羅男女中學、沙田培英中學、蘇浙公學等香港名校也慕名前來。韶關的魅力,讓香港學生每天都擠時間多去幾個地方,只為多解鎖幾個文化彩蛋。

把大型見面會搬進現實
韶關的研學可以直接把大型見面會給香港師生搬進現實。廣東北江中學、韶關市第一中學、韶州中學等12所優質學校陸續營業,把超有料的“破冰套餐”直接給香港小夥伴安排上。
從教室到操場,從宿舍到非遺工坊,兩地學子通過同上一堂思政課、同台獻藝(民樂演奏、舞蹈、情景劇、書法展示等)和攜手體驗非遺漆扇製作,在互動中增進理解,在實踐中深化友誼,有效促進了文化互鑒與心靈相通。


曲江區第一中學的同學們為香港小夥伴們準備了一份特別的“見面禮”——自編自導的心理情景微電影首映,還有歡樂值爆表的無敵風火輪接力和童年回憶殺跳房子遊戲。幾輪互動下來,初次見面的距離感迅速破冰。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的同學們興致勃勃地表示:“這樣的團建真有意思。”


而張九齡紀念中學的“文化盲盒”開出了王炸:3D全息投影讓唐代名相復活現身,武術表演帥出新高度。當籃球賽終場哨響,香港馬景燦中學的同學們和韶關隊友擊掌成盟,大家為每一個進球喝彩。
最走心的要數香港聖若瑟書院和神托會培基書院的蘇雲澧同學,為了這次見面,她DIY了“丹霞色”隊服赴約。但站在赤壁丹崖前,所有準備都成了真香預警:“課本裡的色如渥丹根本拍不出實景萬分之一的震撼!”

香港賽馬會體藝中學鄭校長笑著凡爾賽:“我們在香港算大學校了,到這裡秒變迷你版。”根據香港教育局問卷回饋,韶關線路在香港教育局評價中穩居C位,成為20多條線路裡的爆款。
這場跨越香江的大型見面會證明:只要給00後一個舞臺,他們就能把文化交流玩出花來。
研學2.0版即將上線
走11個省份、5大主題盲盒待拆——從黑科技實驗室到千年古村落,從經濟熱土到綠色鄉村,新學年的研學2.0版堪稱“行走的百科全書”。
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,為進一步滿足師生對深度考察的期望,特區政府教育局已革新行程安排,新學年考察線路全面升級。足跡遍及11個省份,涵蓋創新科技、歷史文化、經濟發展、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等主題。

韶關作為老牌網紅打卡地,這次直接出了王炸組合拳:“兩天速通版”和“三天深度遊”雙線齊發。丹霞山自然首當其衝,韶鋼工業園、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也硬核依舊,新增的梅關古道、珠璣古巷承擔著帶領香港師生解鎖廣府人家族密碼的重任,就等香港師生來探尋。

新學年即將來臨,當香港Z世代遇見韶關千年文脈,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思想火花?兩地文化基因又將如何共振,在灣區版圖上激蕩出無限可能?值得期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