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內地考察學習成果分享
學生心聲節錄(一)
參與這次考察,我有幸參觀了深圳的紅立方和甘坑小鎮,這兩個地方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科技和生活水平的顯著變化。
首先,紅立方作為一個現代化的文化藝術中心,從外觀到內部設計都充滿前衛和創新的氣息。這裡不僅是藝術展覽的場所,更是科技與藝術交匯的典範。走進紅立方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棟獨特的建築,充滿了幾何形狀的設計感,彷彿在告訴我們未來科技的無限可能。我參觀了一些高科技藝術裝置,這些作品不僅展示藝術家的創意,更融入了虛擬現實、擴增實境等尖端科技,讓人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如何提升藝術的表現形式。
甘坑小鎮則是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地方,卻同樣展示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。小鎮保留了許多傳統的建築風格,讓人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。走在小鎮的街道上,四周是古色古香的商店和餐館,售賣著地方特色的美食和手工藝品。小鎮的交通便利,公共設施完善,並且有許多智能化的服務,例如智慧停車系統和無線網絡覆蓋,讓生活更加便捷。
深圳作為一個科技創新的前沿城市,無論是交通、居住環境,還是文化娛樂,都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發展。特別是在高科技產業的推動下,深圳的經濟發展迅速,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。人們不再滿足於基本的生活需求,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享受。這種追求驅動了各種新型業態的出現,包括共享經濟、線上購物和智慧家居等,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。
參訪甘坑小鎮讓我認識到,即使在急速轉變的時代,傳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樣重要。它不僅是人們回歸自然、尋求心靈慰藉的場所,也是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。這裡的居民能夠享受慢生活的樂趣,同時也能接觸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。這種結合是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最佳詮釋,讓我深刻認識到,科技的進步不應該以犧牲傳統文化根基為代價,而是應該促進文化的多元化和持續發展。


學生心聲節錄(二)
甘坑古鎮是深圳其中一個擁濃厚客家文化色彩的重要聚落,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,亦是深圳的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。古鎮保留許多歷史遺跡,並結合現代元素進行活化,使客家文化在現今社會得以保育。甘坑古鎮有不少的特色的考察點,例如炮樓紀念廣場、甘坑博物館、小涼帽劇場等等,透過參訪可以了解到客家傳統文化與甘坑古鎮的發展歷史。
在參觀甘坑博物館的時候,我看到了獨特的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甘坑客家涼帽和甘坑麒麟舞。涼帽對於客家人來說十分重要,協助他們作農業活動,遮陽蔽日,讓他們在耕作時更舒適,而且涼帽輕便,方便攜帶。不同涼帽的顏色有不同的含義,例如未婚女性為白色,已婚婦女為紅色,年齡較大的女性則為黑色、青色等其他顏色。製作涼帽共有三十三道工序,包括做帽框、編帽蛇、扎水藤、織帽箔、弓帽、上帽等工序。除此之外,為了宣傳涼帽,還利用電腦動畫科技創作「小涼帽」卡通角色,加入客家文化主題創作動畫,以數碼化方式向參訪者推廣傳統客家文化。甘坑古鎮中的小涼帽劇場的皮影戲表演,配合涼帽的文化傳統,宣揚國家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其次,麒麟舞亦是客家非常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。對於客家人而言,吉祥仁獸是一種信仰,分別有四靈,鳳、龜、龍、麒麟。每當有重要節日,便會舉行麒麟舞,祈求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對於在海外的華人也是重要的節慶活動,有助於提升社區凝聚力。
保育甘坑古鎮除了在傳承文化方面有重大貢獻,亦有助推動經濟和促進國民身份認同。甘坑古鎮的發展為當地居民創造了就業機會,提高居民收入。小鎮推廣旅遊活動、特產、售賣文創產品,能吸引投資及外地遊客到當地消費,推動當地經濟發展。在提升國民身份認同方面,甘坑古鎮透過保護及展示當地的歷史古蹟、文化遺產及文物,讓國民了解中華文化的多元,增強國民的認同感。

中華傳道會李賢堯紀念中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