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內地考察學習成果分享
學生心聲節錄(一)
明朝書畫家董其昌曾說過: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。今次的大灣區考察之旅正是讓我們有機會離開課室,走出香港,前往內地考察,加強我們對國家歷史文化,以及國家在科技發展的了解,也提升我們的國民身分認同感。
旅程的第一站是參觀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。企業員工為我們講解這些高新科技的原理和功能,例如陣列式超聲換能器的製備工藝,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等。這些親身體驗比閱讀書本上的描述或觀看相關影片更為具體和真實,也讓我們能更深入認識國家在醫療器械科技方面的發展實力,確實是獲益匪淺。
我們對東江縱隊也有更加深刻的認識。許多無名英雄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,東江縱隊紀念館的成立能使當時人民的付出流芳百世,即使我們並不是生在那時,亦能透過紀念館的展品及講解員的介紹對東江縱隊有更深刻的認識。一枚徽章,一張相片,都是當時人民為抗戰奮鬥的證明。除此之外,在遊覽紀念館的期間,導賞員亦悉心為我們解答疑難,提出問題引發我們思考,讓同學對東江縱隊及當時的歷史有更深刻的印象,亦能深切體會當時百姓所經歷的艱苦及其堅毅的精神。

高端醫療設備讓我們大開眼界

先進的醫療器械設備

先進的科技設備

參訪東江縱隊紀念館
學生心聲節錄(二)
第二個參訪點是龍崗區科技館。館內設有很多視覺科技展品和互動體驗遊戲,讓我們能深入了解中國在科技範疇發展的最新情況。我們看到了先進的人工智能設備、智能機器人、模擬颶風和地震場景的體驗技術等,這些技術在中國的不同行業或領域的應用範疇也是非常廣泛,很多企業或行業都進行了智能化轉型,就如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機械人送餐服務便是其中一例。
在「寰宇之夢」的展區,大家有機會體驗航天人員在外太空工作的場景,場內設有一座360°旋轉的太空椅,參觀者可模擬太空人在太空無重狀態下的活動實況。這個航空科技展覽也展出火箭、隕石、星球模型等不同展品,展示了國家驕人的科研成就,讓我對中國未來的科技發展充滿了期許。

航空科技展覽

科技館內的展品
嘉諾撒聖家書院
